“人们一向认为外贸电商(电子商务)这块很低调,不如内贸那么热闹,不过我倒是觉得可以用暗流涌动来形容。”敦煌网首席执行官王树彤在她的博客里这样写道。
的确,在需求缩减、人民币升值、人工成本上涨这“三座大山”之下,中国外贸企业的海外订单缩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国际贸易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外贸电子商务平台或许将成为治疗“订单荒”的一剂特效药。
外贸电商或成“稻草”
对中国外贸企业来讲,金融危机风暴席卷全球过后,留下的是千疮百孔的贸易市场。“为了节省开支,除了日常生活用品这类刚性需求以外,能不买的我们就都不买了。”在此前举行的第11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这是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有经验的参展商们告诉记者这样一个规律,广交会开展前两天,是客商用来选择、比较的时间,真正有下单意向的客商,会在展会第三、四天来展台商量具体事宜。而记者感受最深的是,广交会前几天还人头攒动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到了第三、四天,场馆里就冷清了许多,客商也变得稀稀散散。
“订单几乎都依赖老客户,我们都通过电子邮件交流,也有不少新客户来自网上。”一位参展商对记者说。
“网上”其实指的就是近些年来发展迅猛的外贸电子商务平台。不少参展商告诉记者,近些年来,来自电子商务平台的订单量较以往有了明显的增长。
“外贸电子商务完成从信息时代到交易时代的转型速度惊人。”谈及外贸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王树彤对记者如是说。
2009年之前,大多数人眼中的外贸电子商务就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黄页推广模式,并不支持交易。但从2009年之后,包括海外推广、交易支持、在线物流、在线支付、售后服务、信用体系和纠纷处理等平台服务的整合,已经成为外贸电子商务平台运作模式的标准语言。
同样,在阿里巴巴资深研究员纪纲看来,外贸快速增长的同时,国内外贸电子商务平台也在快速发展。他告诉记者,在中国入世初期,阿里巴巴全球的注册会员数为100万,而截至2011年9月30日,这一数字已经达到7280万,10年间增长了近73倍。
纪纲分析认为,入世给国内外贸企业打开了一扇通向全球市场的大门,而电子商务则成为国内小型外贸企业通向全球市场的一条“高速公路”。
“如果改变经营模式,摆脱依附有限的采购商的被动地位,从中间环节中获得更多的利益,那么中小企业就可以更好地消化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方面的压力。”王树彤认为,这正是外贸电子商务所能提供的价值和魅力。
她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40多岁的美国人,2008年金融危机时失业了。再找一份新工作对这样一个年龄、家在纽约州一座小城市里的人来说显得不太可能。于是这个人拿了三万美金开了一家卖运动休闲品的零售网站,做起了网络零售。
“去年8月,他趁来中国
出差的机会,专门来拜访我们。他说他非常幸运,因为他此前一度在纠结寻找批发货源,但敦煌网帮他找到了一批中国卖家,2008年刚起步时每月的进货金额是5000美元,而两年半后,他每月仅是从敦煌网进货,金额就达到4万美元。”王树彤说。
做了20多年外贸生意的朱定定是杭州一家工艺品厂的总经理,他可谓是最早一批“试水”电子商务的外贸商。“最开始,有国外客户说,打开我的一个产品网页需要等半小时,但即便是这样,2002年我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获得了1000多个询盘。如今我们公司每年出口额数百万美元,几乎全都是网上外贸。”朱定定说。“线上采购必将成为全球主流采购。”在王树彤看来,她希望外贸企业认识到,他们有机会能够同海外更多的采购商建立业务联系,向他们直接供货。别认为单子太小,也别以为对方是小客户就放弃机会。
“小宇宙”还未完全爆发
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冯林看来,电子商务在入世头几年更多是外贸企业的“市场拓展员”,而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海外买家“大单变小单、长单变短单”的采购趋势令在线小额外贸成为新的增长点。电子商务灵活度高、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使它再次推动了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业务发展。“传统的代工模式留给中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空间很小。建立渠道和品牌需要大量精力,过度依赖于中间商又增加了企业风险。企业通过网络了解到一线客户的需求,有机会告别过去只能被压在底层、只能靠低价竞争的境遇。”
王树彤说,线上采购必将成为全球主流采购模式,而海外采购商直接在线上采购中国商品也必将是大势所趋,外贸电子商务可以为中国广大出口型企业杀出一条血路,现在一切才刚刚出现了一些苗头而已。
粤公网安备44190002002331号 | 粤ICP备18002970号
未经东莞外贸人才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东莞市小豌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东莞市莞城地王广场商务中心 电话(Tel):0769-26622959